《【專欄】從魔關羽、金價讚啦到珍妮佛羅培茲 這些手機遊戲洗腦廣告你都看過嗎?》
巴哈姆特這則洗腦廣告文章,從電視廣告的起源開始談起,後續又分享了幾個洗腦廣告。
誠如我上週粉絲團提到的,
電視廣告目的在於吸引注意力和引發討論,
究竟是要用遊戲畫面、動畫的方式一決勝負,
還是用搞笑、洗腦的方式吸引注意,
絕對不是一套公式打到底就能成功,
而是要觀察同期的競品、同檔期的廣告都用什麼樣的溝通方式,
設法做出區隔才有機會出圈,
話雖如此,
如果今天銀彈無限的話...那小孩子才做選擇,當然是全都要!
這篇文章雖然是分享開發企劃如何從菜鳥變成老鳥,但其中很多提案的技巧、問題的釐清、邏輯的推演都是可以用在日常工作上,值得一讀。
《《天堂2M》上市三天達雙平台下載第一名、App Store營收第一名》
《天堂2M》目前在暢銷排行榜上iOS第2、Android第4,但跟《天堂M》一樣,一上市就遇到工作室問題,且從巴哈姆特和粉絲團討論熱度來看,似乎不夠火熱,可能跟受眾還是有些差別,《天堂M》主打經典復刻,加上移動化裝置,初期涵蓋的年齡層就比較廣,《天堂2》雖也是老遊戲,但名氣和討論度一直都在《天堂》之下,或多或少也對《天堂2M》的上市帶來影響。
但這都事後諸葛,就再觀察後續狀況。
內文提到:「越有經驗的數值策劃,這些相關的工具就越豐富,手里的“存貨”表格也越豐富。可是,越有經驗的數值策劃就越不直接去玩遊戲,甚至在他們的價值觀中,“需要親手去玩才能知道數值有沒有調對”是一種比較low的初級工作方式。」
做任何產業的營運工作有時候就會陷入上述的迷思中,認為自己已經可以在後台看到所有數據下,何必要再跳下去玩--這是很錯誤的觀念。
一定要把自己當作玩家,親自到遊戲內「苦民所苦」,才會知道到底後續該怎麼優化產品,所以很多企業老闆,每月還是固定到各門市巡點、要求高階主管都需要親自接聽客服電話、使用產品,都是如此。
別把自己關在象牙塔之中,哪天塔下被放火時,你會是最後一個才知道的人。
內文提到:「因此初期的KPI真正重要的是次留、四日留存和七日留存等用戶留存數據,隨著時間的推進,我們會得到更複雜的數據,但留存率是判斷玩家能否留下來的關鍵,它也決定著玩家是否有更多機會消費。
初期要看的第二個數據就是收入,我們測試這麽多遊戲,最常用的是七日付費率和七日ROAS(即廣告投入回報)...」
其實我蠻認同上述這段話,因為作者想表達的是,行銷拉新時,需要確保拉進來的新用戶盡可能都是精準的、有價值的,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於很多公司的行銷部門來說,首重的KIP可能只有新用戶多寡,當如何用最便宜的價格拉到最多的用戶是行銷部門的首重任務時,為了要想辦法把CPI降下來,有時候就得犧牲玩家品質,帶入的玩家價值就變很低。
因此KPI真的很重要,對公司來說,有時候最糟的事不是一個部門無作為,而是一個部門拿到了錯誤的KPI,然後用最大的努力將它完成。
以上就是本週的遊戲新聞觀察,下週見!
================
隨時關注我的粉絲團,
不定時提供遊戲資訊與商業心得。
https://www.facebook.com/9i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