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看了一部蠻有趣的 YT 影片,
影片標題叫做《想要談戀愛,如何找到適合的另一伴?~《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嘉玲和凱宇的對談|【有聲書評】》

 

這篇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大家如何脫單,
但不是想像中的把妹調情、搭訕撩妹,
而是用理性、數據的方式來建立關係、找尋人生中的好隊友。

影片摘要如下:

#現代戀愛的困難

1.路線多元:每個人要的關係不一樣,難以互相匹配
2.選擇眾多:看似有很多選擇,但其實沒有
3.做對選擇的壓力:害怕犯錯,不知道究竟現在的選擇對還錯
4.對自己的誤解:我們並不瞭解自己,因此會淘汰對的對象

#3種很難脫單的類型

1.浪漫派:對關係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解法->影片沒講,但我想應該是不要去糾結儀式感

2.完美派:對伴侶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解法->用「#秘書問題」來破解選擇障礙

3.猶豫派: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解法->行動吧!別猶豫,沒有人天生就會談戀愛,都是學來的

#秘書問題-針對選擇癱瘓的解法

就是先前文章內也有提過的「37%法則」,
意指用最大限度提升做出最佳決策的概率。

例如,你打算面試100個人進公司,
前37個候選人就算再好都不要做決定,
但從中找出覺得夠優秀的人當基準線,
然後繼續面試,
一旦出現比前面那位好的,就選他。

當然,在感情上想要找到100個人交往太難,
因此折衷的方式是用想要談戀愛到結婚的年限,
假設有10年好了,
那在這10年的前1/3(約3年時間)盡量去多認識人,
找出覺得最好的那位當基準線。

然後從第4年開始,
只要認識到的人高於那位基準線,
那他就是你的 Mr. 或 Ms. Right。

#尋找人生伴侶而非短期伴侶

▌重要的指標
1.情緒穩定、心地善良
2.給予心理支持
3.成長型思維
4.能引發對方最好的一面
5.處理爭執的能力
6.做出困難決定的能力

▌不重要的指標
1.金錢
2.外貌
3.和自己相似的個性
4.共同興趣(對對方興趣的態度才是重點)

這邊說的不重要的指標並非完全不重要,
而是剛好就好,
因為這些屬於短期指標,
過於追求反而不利於找到長期的人生伴侶。

#線上交友需真實地見面

交友網站不是不能用,
但不要只是將關係留在線上聊天室內,
要雙方約出來見見面,
因為交友軟體上所提供的照片、身高、體重等都是短期指標,
而真正重要的情緒穩定、成長型思維、處理爭執能力是需要透過實際的認識與互動才能知道。

#關係不會完美但學會欣賞會讓你完整

這塊重點在於與對方互動時要去關注優點而非缺點,
同時要區分對方那些只是「小毛病」而那些是「地雷」,
別把所有毛病都視為相同等級的缺點,
那這樣就會找不到合適的人,
畢竟人無完人,不可能找到零缺點的對方。

退一萬步說,
就算真的找到零缺點的人,
那,為什麼他要選你呢?值得深思。

以上就是這部影片的重點摘要,
我看完覺得收穫良多,
希望尚未脫單的朋友看完有所啟發,
而已經有伴侶的朋友看完好好珍惜。

分享給你。

================

隨時關注我的粉絲團
不定時提供遊戲資訊與心得。
https://www.facebook.com/9i543/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行為科學 儀式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檸檬果糖 的頭像
    檸檬果糖

    玩遊戲不難 ● 做營運好難

    檸檬果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