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黑白大廚》討論度太高,
滑臉書時都要預防突然被暴雷。
昨天繼續追進度,
其中第8、9集的「八強選拔賽-團隊合作」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活動規則是從黑白湯匙競爭中倖存的 15 人內組成 3 組團隊各自開餐廳,
製作團隊先依照先前投票選出 3 位隊長,
隊長可以去找想要的隊員參加,
隊員也可以投靠與自己專業互補或贏面大的隊長,
活動結束後營業額最高的餐廳即可勝出全員存活。
非常佩服製作團隊竟然能用一個企劃就將整個企業從 0 到 1 上會遇到的問題通通都揭露出來,
觀察到的有:
▌團隊成員的挑選
不管是隊長還是成員,大家必須在短時間內盤點自己擅長什麼、能貢獻出什麼,然後加入合適的團隊一起工作,並且各司其職。裡面最深刻的一段就是拿坡里美味黑手黨一開局就立刻選擇加入李愛德華主廚,他頭腦非常清楚,他想當領導人物,知道李愛德華主廚韓文不好,因此他可以從中提出更多點子來輔助隊長的決策。這就跟打《傳說對決》一樣,一定要有人打野,也肯定要有人輔助,如果全部的人都只玩射手,那後果就是重新開局(喂)...不是,是被淘汰出局。
▌創業策略的擬定
要開一間餐廳,絕對不是只要東西好吃就可以,得先知道「#戰場在哪裡」、「#敵人在哪裡」、「#目標是什麼」,因此可以看到崔鉉碩主廚先假設目標受眾是一群願意為了美食而掏錢的顧客,也判斷這是專門為競賽所打造的特別商場,因此制定了「平凡中的奢華料理」這樣的高價位餐點;而也有餐廳打算以「薄利多銷」的方式壓低價格來搶顧客。策略的選擇影響餐點的風格,自然也左右了賽局的勝負。
▌提案的重要性
各團隊策略制定完後,下一個環節是必須要跟白種元和安成宰兩位評審提案,這個環節也能看出各團隊隊長的說服力以及信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崔鉉碩主廚在提案時,其點子遭受評審和其他團隊的質疑,看完之後原本以為崔鉉碩主廚可能會因此調整策略,但令我意外的是,崔鉉碩主廚仍堅信這個策略是有效的,他很清楚知道「#此策略就只能用在這次比賽」,因此他並沒有被動搖。我認為以身為領導者來看,在整個脈絡、邏輯盤點後覺得是正確時,這種貫徹到底的態度值得學習的,畢竟一旦自己信念也動搖了,那成員又該如何跟隨?
▌該離開的不能留 / 為了團隊而離開
當三間餐廳都開始備菜時,突然有個緊急任務是要求每位餐廳各釋出 1 名成員,各團隊內部可以使用匿名投票來將最沒有貢獻的成員踢出,或是成員也可以選擇自行被釋出。在崔鉉碩主廚這邊是選擇將名廚安惟鍟釋出,原因是他的專業與另一名重疊,因此被取代掉;另外兩個團隊釋出的撕漫男與外送男則是自願被釋出,理由是在團隊內沒有足夠發揮的空間,因此為了團隊的獲勝自請釋出。
辭退與離職是勞資雙方不同層面的事情,就資方來說,不合適的人就應該快速將其辭退,讓他持續待在公司內對當事人與公司都不是件好事情;就勞方來說,當自己的專業無法在團隊內發揮,有時候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公司現況不合適,與其將就待著,不如鼓起勇氣找尋更合適的工作機會與企業才會讓自己更好。
▌一夜之間風雲變色
不管是自願或非自願釋出,這全都是短短一瞬的事,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命中一定也遇過這種事情,「從不擔心所擁有的會失去,但下一刻它卻已從手中逝去」,我們都要隨時做好分離的準備,但同時也提醒著我們要有「活在當下、珍惜當下、把握當下」的意識與行動。
▌創業的艱辛與領導者的魅力
這場比賽我覺得最噁心的點就是要在 35 小時內完成策略規劃、食材採買、備料、出餐等事項,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非常消耗心神,到後面大家都是被比賽、團隊、自己的夢想咬牙撐著。
最後等 20 名吃播評審進場後,各餐廳隊長還有最後一次與評審介紹自己餐廳理念與餐點的時候,可以看到平常相當成穩的崔鉉碩主廚和李愛德華主廚各自都展現了誇張的舞台魅力,這點我也相當感動,兩位主廚為了團隊成功,放下包袱來吸引顧客注意。創業本來就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為了能活下去,就是得把自己歸零去拚,而所有的成功背後也有著我們看不到的付出與艱辛,如果沒有這信念與態度,當個打工仔日子會過得更舒服自在。
▌隨機應變與回購的重要性
當策略實際被執行後,不是一直悶著頭幹到活動結束就好,而是要時時檢查「#廚餘桶」看顧客吃剩了什麼,像影片中李愛德華主廚發現牛肉部位不對導致肉品太柴下立刻調整料理方式來挽回顧客信任,甚至最後為了拚營業額而改變了義大利麵的配料;而港式點心女王鄭智善從廚餘桶內發現港式點心的核心「麻辣奶油醬」過少而提醒團隊要留意,均是時時注意顧客當下回饋而調整策略。
而營運活動上的「廚餘桶」也就是留意「#用戶回饋」,這邊就點出數據的重要性,數據就是線上活動的「廚餘桶」,它能忠實記錄用戶在那邊離站、在哪邊停留、喜好是什麼等等,很多用戶流失是不會有任何客訴的,因為他們「#連客訴的時間都不願意留給企業」,拍拍屁股就換其他產品了。因此做營運要懂得追蹤數據、分析數據,設法找出用戶流失的原因,並且優化與改進。
另外,不要讓消費者「#首單即終單」,在現今人口紅利飽和下,不可能持續依賴新用戶付費來支持企業營利,而是要讓用戶一買再買,成為忠實顧客。因此「#回購率」才是我們應該要看重的關鍵指標並且以此開展營運規劃,所謂的會員制度、VIP機制、稱號、勳章,甚至遊戲的 Battle Pass 都是幫助我們將用戶培養成回頭客的方式之一。但,「#產品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其他只是輔助。
最後,
我覺得很值得佩服的是名廚安惟鍟這隊,
剩最後 16 小時才被釋出得開新餐廳,
不管是個人心情還是團隊士氣都非常低落,
也根本沒有時間再去想什麼策略,
但他們依舊奮力抵抗。
「沒有策略,那就用專業決勝負吧!」
雖然最後仍被淘汰,
這也與李愛德華團隊在最後時段展開拉鋸戰,
最後僅差約15萬韓元落敗(約3500台幣),
因此事事均難預料,
我們所身處的商業世界可不是「自然科學」而是「社會科學」,
1 + 1 不見得只能等於 2 ,而是有著無限可能。
以上就是我的觀影心得,
分享給你!
================
隨時關注我的粉絲團,
不定時提供遊戲資訊與心得。
https://www.facebook.com/9i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