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週公司請了黑嘉嘉圍棋的行銷長 Yoyo 來分享「#何謂品牌」。
雖然演講時間僅有 90 分鐘,
但 Yoyo 清楚分享了品牌的核心底層邏輯,
讓大家可以透過品牌價值 = 知名度 x 效益 x 信任感 x 專屬資產建立、解決用戶生心理成本的4C架構與 AIETA 模型等實用的思維框架來作為品牌塑造與行銷策略安排的盤點,相當有助益。
以下簡單分享演講的重點:
▌品牌的定義
- 品牌是種結果,是用戶對於企業和產品的一個綜合認知
▌品牌價值 = 不斷累積的過程
- 公式:品牌價值 = 知名度 x 效益 x 信任感 x 專屬資產
- 知名度:消費者必須知道品牌的存在,品牌才能在市場中有影響力,而這最企業來說最直覺的方式就是花錢曝光。
- 效益:指品牌能為用戶帶來的實際價值,包括功能性效益(如產品性能)、情感性效益(如品牌形象)和社會性效益(如社會認可)
- 信任感:信任是品牌長期成功的核心 / 持續地說到做到
- 專屬資產:專屬資產是品牌的獨特性,例如品牌的視覺符號、專利技術或特有的文化價值觀
▌行銷就是解決 #目標客群 在 #交換行為 所產生的各種 #生理心理可能成本
▌生心理成本可以用 #4C架構 剖析:
- C1:外顯單位效益成本:總成本/(有形效益+無形效益)
- C2:資訊搜尋成本:為暸解該產品服務所花費的時間與心力
- C3:道德危機成本(信任感):買者購買產品與服務前所負擔的信任成本
- C4:專屬陷入成本(說故事):購買交換過程中所產生的有形/無形資產
▌AIETA行銷模型
1.知曉(Awareness):消費者要先知道有這些新事物的存在。
2.興趣(Interest):消費者要對這些新事物發生興趣。
3.評估(Evaluation):消費者要對這些新事物產生有利的評估。
4.試用(Trial):消費者要對這些新事物進行試用。
5.採用(Adoption):消費者會接受這些新事物而成為愛用者。
▌幹嘛做STP?
主要就是因為預算不足,所以要精準。
如果今天預算無窮無盡,那根本不用STP,因為所見皆是受眾。
因此預算越不足,STP越要精準。
▌很多時候不能只看數據(量化)
- 只看數字,會覺得沒市場
- 但有時候就是得相信自己能相信的事情
- 根據 #經驗 和 #質化 來做決策
▌一個好的行銷者要做什麼?
- 對任何事都有獨特的見解
- 熱愛觀察人類行為
- 沒日沒夜的積極輸出 (我覺得有點誇張啦~應該是強調對於輸出要有熱情)
================
隨時關注我的粉絲團,
不定時提供遊戲資訊與心得。
https://www.facebook.com/9i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