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老高影片,在講「#鐘擺法則」,大意是:
#世界是一面鏡子
你怎麼對它,它就怎麼對你。帶著微笑和善意出發,世界總會回你一份柔和的回音。
(我覺得有點像漢隆剃刀原則)
#選擇大於努力
命運不是拼命換來的,而是一次次「選對了」方向。
努力當然重要,但選擇決定了你用力的方向對不對。
(我也有寫篇文章在講這件事情)
#吸引不是執著,是放鬆地對齊頻率
吸引力法則的真正奧義不是「拼命想要」,而是「放下執著、保持鬆弛」,當你平衡內在,自然會吸引該來的東西。
#遠離讓你耗損的鐘擺
無論是有毒的關係、操控的制度,還是情緒勒索的文化,都會把你困在不屬於你的軌道。
能跳脫最好,不能跳脫,就無視它、轉移注意力,留在與自己頻率一致的世界。
有興趣可以看連結處影片,
今天比較想分享裡面的社會實驗。
影片提到《國家地理》曾經做過一項有趣的社會行為觀察,
他們打造了一間假的診所,
安排了幾位演員假扮病人坐在候診室裡。
接著,
他們讓真正來看病的受試者進入,與這些演員一同候診。
沒過多久,
診所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響起「嗶」的一聲,
每當聲音響起,
這些演員就會集體站起來,過幾秒後再坐下。
剛開始,受試者看得一頭霧水。
但當這個「嗶一聲就站起來」的儀式重複幾次後,
他也跟著站了起來,雖然他完全不知道為什麼。
更有趣的是,
隨著演員們一個個「進診間」,
最終只剩受試者一人,
這時聲音一響他依然照舊站起來。
接著,真正來看病的病人也陸續進入,
看到有人站,他們也跟著站起來,
於是這個「沒人知道為什麼要做」的行為就這樣被傳承下去了。
這個實驗其實不只在講從眾心理,
更貼切地,
它是一種鐘擺現象的寫照:
▌當你不自覺地跟隨他人的行為、情緒與節奏時,你就成了鐘擺的一部分,失去了自己的意志與選擇權。
「#陷入有毒的鐘擺」本質上就是一種心理內耗的表現。
這些鐘擺(例如過度競爭的職場文化、控制慾強的家庭、價值觀扭曲的社群等等)會不斷地吸引你的注意力、消耗你的能量,甚至操控你的情緒與選擇,讓你活在別人的節奏裡,而非自己的節奏中。
具體來說,這種內耗可能會表現為:
1.明知道這樣做不對,卻又忍不住配合
2.為了不脫隊,不斷壓抑自己
3.心裡疲憊、壓力大,卻說不出為什麼
4.總是在「別人怎麼想」與「我該不該順從」之間來回拉扯。
這時候最重要的不是硬撐,
而是覺察自己正在被鐘擺牽著走,
然後選擇「抽身、無視、轉移注意力」。
用自己的節奏活著,而不是任由別人決定你該怎麼生活。
●【震撼】這是一部需要反覆觀看的影片,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法則,鐘擺法則
================
隨時關注我的粉絲團,
不定時提供遊戲資訊與心得。
https://www.facebook.com/9i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