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蘋果日報宣布開放新聞網站全數內容,
台灣蘋果日報表示,7月1日起無需登記會員資料,就可以在電腦手機,瀏覽所有新聞內容。
>原文點我<
訂閱制對非遊戲業的網路服務來說,是近幾年蠻夯的商業模式,
先火紅的是免費制,透過免費拉流量,再透過廣告變現。
但在臉書和google入侵下,
現在廠商更傾向在上述投放廣告,
我認為原因有三點:
1.客群可以更精準
以臉書來說,掌握了全台灣80%人口,
年齡、居住地、興趣等個資全都囊括在手,
對於廠商選擇投放廣告渠道上可說是首選。
2.預算可以自行掌控
臉書和google都可以自行調控調配預算,
還有競價機制,
萬一發現當天競爭者太多,
甚至可以暫停廣告來減少成本開支,
跟動輒十幾萬花出去買版位就得走好走滿的傳統數位廣告投放來說,
實在是方便太多。
3.成效可以數據化
臉書和google都有後台提供詳細的投放成效,
觸及人數、CPA、CPI、ROI都有列出外,
臉書還可以幫你分析按讚的用戶年齡、性別等,
讓你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帳算得清清楚楚。
在有這些好處下,
絕大多數的數位廣告預算都投入了臉書和Google下,
哪還有錢去買其他網站版位。
不講蘋果,
以遊戲業網站龍頭「巴哈姆特」來說,也面臨這種窘狀許久,
早期一進巴哈姆特,
進站蓋板、網站首頁頭版、首頁右側banner、討論版內banner等,
滿滿的都是各種不同的遊戲宣傳,
每天都有不同廣告上線。
但現在呢?
有時候甚至一則廣告都沒有,
空蕩蕩到巴哈得拿一些宣傳自家功能的banner充數。
為什麼連巴哈姆特受眾那麼精確、流量那麼龐大的網站都面臨廣告短缺的狀況?
主要原因就是太貴了,然後成效很難掌握。
你試想,一個廣告蓋板花出去幾十萬,
結果老闆問你成效如何?轉換率好不好?帶入的新增有多少人?在遊戲內花費多少?
你只能回答個七八成,
相信到最後你也不想投了,
寧願等到大改版或是預算高時才願意加減投一下。
回頭繼續看蘋果日報,
正因為面臨廣告商銳減,
因此從去年嘗試轉訂閱,
而一開始有提到,
盤點整個網路服務的商業發展模式,
想轉訂閱通常前一步會是「免費」,甚至是「補貼」,
先把大量用戶吸進來(新增),
然後讓他們習慣使用自家產品(提高留存),
最後才會轉為訂閱。
而很多網路服務在免費階段就死一片了,
可能是用戶不進來,
可能是用戶進來就流失,
在無法堆疊用戶數下,
根本無法轉型訂閱。
再者,就算有效堆疊用戶數了,
也不見得轉訂閱就有效,
必須要先盤點自身產品對於目標客群是否有特殊存在的意義,
也就是「賣點」。
例如kkbox或spotify專攻愛聽音樂的用戶,
你可以不訂閱,
但就要花時間去抓盜版或是上youtuber聽,
還不能轉背景,當然還是有工具可以克服,
只是門檻越多越複雜,想去那樣幹的人就越少。
例如netflix專攻愛看高品質影集的用戶,
你可以不訂閱,
但你就無法看到紙牌屋、黑鏡和一堆他們自製的熱門電影。
例如youtuber開啟訂閱服務,每個月有獨家的影片或花絮可以看,
你可以不訂閱,但你就不夠鐵粉,你就少看了一些你可能會喜歡看的影片。
這些服務對他們各自的目標客群來說都是賣點,
而這賣點的共同之處都是有其「獨特內容」。
蘋果就是在內容上少了這個賣點,
今天的頭條新聞,
不在你這看,我到其他免費的新聞網站一樣看得到。
今早的獨家報導,早點知道或晚點知道,對我們吃瓜群眾來說意義不大,
只是少個茶餘飯後的談資,對工作生活也不會有影響。
在欠缺「獨特內容」下,用戶沒有非你不可的原因,
自然無法撐起訂閱人數,
加上疫情影響下,大家為了節省開支,
取消訂閱的人數一提高,公司營運就撐不下去了。
而現在轉回免費制,
流失的用戶還會不會回來,
流失的廣告商還願不願意付錢打廣,
一切都是未知數了。
最後我自己的心得是:
其實商業模式沒有好壞之分,
只有適不適合你的產品之別。
再者,
其他產業可以多看看遊戲業的操作,
免費用戶去看廣告
輕度付費用新手禮包套你
中度付費用各種禮包賣你
重度付費用抽卡和轉蛋綁你,
其他還有VIP、週卡、月卡、battle pass等,
不同玩家都有其變現模式,
這種事,
大概也只有遊戲業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
隨時關注我的粉絲團,
不定時提供遊戲資訊與心得。
https://www.facebook.com/9i54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