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覺得很奇怪,
一個足球12碼罰球,
為什麼被歸類在「職場碎碎念」?
請聽我娓娓道來。

 

大家都知道足球有個12碼罰球規則(不知道就google囉),
基本上只要被判到12碼罰球,
幾乎就有50%以上機率可以得分。

football.jpg

為什麼?

 

因為12碼罰球的球速非常快,
守門員看到球的來向再去撲球時就絕對晚了,
因此如果守門員想要守住球,
唯一的策略就是踢球員在起腳射門前就賭一個方向撲過去

 

因此就有人統計守門員撲左邊還是撲右邊的機率高低,
藉此來判斷當獲得12碼罰球時,
踢球員應該踢向哪邊可以得分的機率更高。

 

說到這,你覺得是哪邊?
不是左上、左下,也不是右上、右下,
答案是「中間」

 

據統計,守門員會留在中間不動的機率僅有2%,
比起往左往右大概都50%的機率還要低上許多,
所以對球員來說,踢中間可以得分的機率更高。

 

但為什麼你看了那麼多場12碼罰球,
幾乎不會有踢球員這樣幹?

 

因為以經濟學分析來看,
踢中間不符合踢球員本人的利益,

如果他踢往左右任何一方,
踢飛了頂多就是失誤,畢竟要往角落射,難度也高;
被接住了就是運氣不好,被守門員賭對邊。

 

但惟獨踢中間風險最大,
很可能會被球團和觀眾認為你沒盡力、不細心,甚至打假球等等。

 

對踢球員來說一場球的輸贏是全隊的,也不是他自己的,
為什麼得用自己的名譽做代價去賭更高的得分機率?
站在踢球員的立場上,
他寧願藉此展示自己的球技,
萬一沒踢進或是被攔住了,
至少還有個藉口可以帶過。

 

所以,最理性的方案不見得會是大家選擇的方案,
有時候我們也會受到各項因素而選擇了較差的方案。

 

好了,聽完上面這故事,
我們來講正題,
所謂的正題是我前天po了「三國猛將傳」的洗腦廣告分析心得
後來我就跟幾個遊戲業同事討論,
研究為什麼這影片效益那麼高。

 

突然間就有同事跟我說
「這種行銷影片,老闆是百分之百不准我們做的」,
每當提到這種概念時,
老闆通常會回戳這幾個問題:

 

「為什麼你覺得這有用?」

 

「你怎麼衡量成效?」

 

「要做可以,你保證這要有效。」

 

每當老闆問出這問題時,
就代表他發大絕了,
除非你是未來人或會觀落陰,
能夠預知未來結果,
不然換做是你,
相信也被釘在牆上回答不出來。

 

為什麼?

 

因為這種影片就像是要你往守門員中間射門一樣,
都是個看似擴散曝光機會更高,
但一但失敗了,事後卻要冒著被檢討的風險。

 

其實各行各業的行銷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
尤其在彼此產品差異越小時,
這件事情就會常常發生。

 

每間公司都希望自己廣告可以獲得大量擴散與曝光,
但當行銷公司提出一個比較破天荒的idea時,
大家反而都縮起來,
因為沒人知道成效怎樣,
今天如果做了有成效,那皆大歡喜。
如果沒成效,事後產品不成功,
那這件事情就會被當箭靶攻擊,
好像營收不好都是因為這件事情一樣。

 

搞到最後,
行銷單位不敢擔這責任,
只敢中規中矩打廣告,
反正失敗了,
有一堆事實可以說(市場太競爭、預算太少等等),
至少大家都有台階下,
老闆也可以跟大老闆交代,
大老闆可以跟股東交代,
誰都不想被秋後算帳,
拿自己的職涯來對賭。

 

那這種亂七八糟的idea怎麼辦?
老闆會要你用免錢的方式去執行
看你要自己直播、拍短片去做擴散,隨你,
當然成效怎樣就可想而知。

 

所以我覺得這次三國猛將傳會出這種廣告,
主要會有兩點:

 

第一、老闆扛最後責任
你別覺得這個好像應當,
很多老闆是不願意扛責的,
提案時都說沒意見,
上市成效不好就開始抓戰犯檢討。

 

第二、預算要夠
「有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
現在各個遊戲廠商行銷預算都摳很緊,
事前預約+上市後一個月行銷預算可能就只給你個幾百萬用,
光線上廣告投放可能就燒光了,
哪有錢給你搞創意。

 

但當你預算多時,
正規打法都鋪完後預算還有剩時,
但當然可以走走偏門,
反正怎麼使用都在預算內,
只要中了就是倒賺,
何樂不為?

 

以上就是這次的職場碎碎念啦!
祝大家周末愉快。

================

隨時關注我的粉絲團,
不定時提供遊戲資訊與心得。

https://www.facebook.com/9i543

arrow
arrow

    檸檬果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