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營運最離不開的工作職能就是活動規劃,
我認為活動規劃有以下五個層級,
而這五個層級也是鑑別出營銷人員能力好壞的關鍵。

#想點子
不管是好點子還是爛點子,先想再說,
以前我有分享過「麥當勞理論」,
反正當大家鴉雀無聲時,
就是先丟一個點子出來,
隨後大家就會開始發聲討伐(誤)

有時候能想出一個點子並且願意拋出來給眾人檢視其實挺不容易,
更多數的人是毫無想法默默坐在會議室內等結束而已,
因此願意持續發想點子、並且肯勇於發聲,
基本上我認為已經跨出第一步。

但身為營銷人員,
如果只停留在這一階段,
肯定是不及格的,
必須進入下一階段 - 「可執行」

#可執行
當營銷人員落到這層時,
算是勘勘及格,
至少有能力把想的點子具現化、執行出來。

這塊其實就能夠能看出營銷人員的鑑別度,
明明同一個案子,
但不同人執行可能會有不同的做法,
有些人東漏西缺,
活動開跑後引來客訴一堆,
有些人鉅細靡遺,
活動開跑後順順利利。

怎麼在腦海中順好整個活動的流程,
然後想到每個節點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且提前準備,
這就是一個好的營銷人員該具備的能力。

#有洞察
當能夠完整執行企劃時,
就要要求能夠有「洞察」。

活動不是只是做過就算了,
不管是好點子還是爛點子,
不管執行過程遇到什麼問題,
最後執行完畢後一定要進行檢討覆盤。

找出整個執行環節中有什麼發現,
這些發現是不是能夠幫助下次活動更好,
又或者是能夠讓整個執行流程更順暢,
這些經驗不但對本身有幫助,
如果能記錄保存下來,
不但能讓團隊未來不至於又重蹈覆轍,
日後在交接與傳承上也能更快完成。

#有成效
很多營銷人員遇到KPI時,
往往面臨到的困境就是「疊加活動」,
同期在跑的人數和營收活動加起來五六七八個,
多到用戶搞不清楚,
連團隊也不曉得到底哪個有成效。

疊加這件事情,
鍋也不能老讓團隊背,
很多時候我們也是因為不合理的KPI而被迫這樣幹。

但撇除上述狀況不談的話,
一個好的營銷人員要有不能疊加活動就能達成成效這個意識。

因為有成效的活動有時候可能並不難想,
只是我們太習慣用既有的方式去想點子,
而導致活動越疊越多。

「十個爛活動的成效加總,也抵不過一個好活動」
我們自己在發想活動時,
要先有這樣的自覺才行。

#可複製
最後我認為想點子的最高境界就是「可複製」,
如果每個活動都是拋棄式、只能用一次的話,
那整個營銷團隊大概率會陷入無間地獄,
每天上班光想明天、下週、下個月、下一季要出什麼活動就飽了,
永遠被活動追著跑的感覺是非常可怕。

所以有些點子必須要能夠達到「可複製」的境界,
這塊我認為必須依賴「機制」和「儀式」。

當你的活動能夠做成一個「系統」時,
該「系統」本身就能自己跑出正向循環 - 也就是飛輪效應,
如此就有穩定的基本盤出來,
後續只要在這地基上疊加一些小活動就能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

舉例來說,
我們現在遊戲內常見的新手7日任務其實以前也沒那麼常見,
但當把對於玩家留存有幫助的遊戲行為打包在一起、同時給予相對應的獎勵時,
這套「系統」就能自己跑出成效,
對於新玩家前七日就不用太多擔心,
營銷人員就能針對七日後甚至更長線的時程做營運規劃。

想要弄出「系統」也沒那麼容易,
必須要對活動有足夠的洞察,
把關鍵成功核心提煉出來才會是一個好的系統。

而「儀式」的話,
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就是電商的「618」和「1111」購物節,
把單純的促銷活動搭配節慶並且經過一系列的包裝設計打造,
讓用戶每年的年終和年底就開始準備摩拳擦掌掏錢血拚,
這是多麼強大的儀式感。

有了「系統」和「儀式」,
那就代表活動進入可複製的狀態,
我認為這是最高境界。

最後做個總結,
活動如何做出鑑別度、又或者是活動如何精進,
我認為會經過以下五個層級:

#想點子
#可執行
#有洞察
#有成效
#可複製

能在營運上升遷,
這五個層級我認為都要跑通才行,
職級越高,
在想點子、可執行這塊可能會比較少去碰觸,
但在幫忙點出洞察、做出成效、複製成功經驗這塊要能幫助團隊更多才是。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心得,
分享給你。

================
隨時關注我的粉絲團
不定時提供遊戲資訊與心得。
https://www.facebook.com/9i543/

arrow
arrow

    檸檬果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