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分享】一個普通人,如何最大限度「過好」2024?用遊戲心理學,重塑你的激勵系統!
我們常常在講「遊戲化」,
那是否有使用「遊戲化」來優化我們的人生呢?
這部影片從「#女友效應」做開頭來分享如何優化人生。
所謂「女友效應」意指在戀愛或伴侶關係中,男性因其女友的影響而改變某些行為、習慣或價值觀的現象,而女友就是其「#激勵系統」。
激勵系統在遊戲內隨處可見,
它驅動著玩家著迷、行動、黏著在遊戲內不可自拔,
但為什麼在人生如「戲」的生活中卻缺少激勵系統而讓我們向前,
導致我們對於人生沒有熱情、頻繁拖延、無聊焦慮。
影片內提到幾個原因與解法:
▌目標篇
生活沒有明確的角色定位和主線任務,
大家從小完成了一個個模組化的任務後,
出了社會卻突然不知道該承接甚麼主線任務,
因此缺失了目標感與使命感。
因此解法就是必須要從「#外在慾望」和「#內在需求」兩個層面去探尋,
「外在慾望」就是到底想要得到什麼東西;
「內在需求」就是直面自己的弱點和痛苦。
追求慾望讓我們有動力持續行動,
直面痛苦則讓我們看到不同機會。
▌技能篇
在確立角色定位與任務後,
就是為目標賦予規則,
而賦予規則的方式就是「點技能樹」。
但生活的技能樹有三個 BUG,分別是:
1.可選擇技能太多,不知道那些技能能達到目標
2.生活技能不遵循線性增長,投入時間與學到的內容不見得成正比
3.生活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技能可以建立優勢,但不保證能達到目標
也因為有這三個 BUG,
因此容易造成我們在學習生活技能時容易出現「#習得性無助」。
影片提到解法是要有「幹了不虧」的信念,
也就是騙自己該技能能夠達到目標,
就算後續不能,至少掌握了新技能。
依照我先前的「人生優化指南—覆盤課2.0:登月計劃」的心得就是「#先行動」再說。
但這個「幹了不虧」也是有四個大前提要遵守:
1.技能要契合三觀,不欺騙、不偽裝、不內耗
2.學習技能過程要偶爾能體驗到「#心流」
3.技能具備「#可轉移性」與「#可複用性」
4.要有「適當的紀錄」以及「偶爾的成功」
▌任務篇
有了明確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所需的技能後,
接下來就是要制定「#每日任務」,
「每日任務」的缺點就跟遊戲一樣會有很強的「重複性」與「作業感」,
為了克服上述的狀況,
可以採「即時獎勵」和「難度調節」兩種方式。
#即時獎勵
需要主動設計任務的反饋機制,一種是「單機反饋」,例如看完30分鐘的書(任務),允許自己打30分鐘電動(獎勵);另一種是「多人反饋」,由他人給予反饋。
#難度調節
畢竟定目標也算是畫個餅,實際執行時會遇到很多困難,這時候就需要適當的調節難度。例如每天去健身房一次太難,那就改成每週去一次,用這樣的方式去調節難度,而不是逼自己硬幹,最後由於難度過高直接 GAME OVER。
今年一晃眼就到了尾聲,
或許我們可以再藉由近期幾篇文章去盤點自己的人生,
想想角色定位是什麼、目標是什麼、技能該學哪些、有什麼任務要做,
最後,行動起來。
我們都是自己人生上的遊戲設計師,
要想辦法讓這遊戲的體驗越來越好,
花點時間和資源打造自己的 3A 人生遊戲、做自己心儀的頭號玩家吧!
一起努力!
================
隨時關注我的粉絲團,
不定時提供遊戲資訊與心得。
https://www.facebook.com/9i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