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會有粉絲團上的朋友私訊來問我問題,
有關於面試的、營運的、遊戲方面的。

只要是能力所及,
我盡量都會給一些建議,
這些建議來自於我自己的經驗。

不過每次給完建議後我總是會 murmur :
「究竟我給出去的建議對對方真的有幫助嗎?還是只是個無關痛癢的回答?」

後來看完羅胖近期的「文明」影片後豁然開朗 (#影片放留言處),
結論是:「聽聽就好」

原因有三點:

▌我可能帶有目的

我給出的建議可能是帶有目的性的,可能是要你去看我某篇文章希望你按讚分享關注,也可能是引導你接受或拒絕某件事情,而那件事情可能單純只是我個人偏好。即便我在回答問題時已經提醒自己別帶有目的性,但也難保句句如此、每次如此。

▌我不是局內人

我終究不是在你局內的人,講明白點就是「非利益攸關人」,因此提出的建議背後會忽略了很多實際會遇到的狀況,可能是跨部門協作問題、可能是預算問題、可能是工作分配問題等等。

我並未承擔你的職務與責任,不可能知道你當下面臨的狀況是什麼,在這情境下提出的建議是不靠譜的。

▌你提出的問題可能是另一個問題最佳解

有些問題看似荒謬,實則是當下最佳解。

「凡存在必有因」,A 問題的存在可能是 B 問題的解法,除非 B 問題能先被解掉,不然提出的建議基本上想實施也用不了。

以顧問公司來說,
想要回答一間企業問題,
必然得做好充分的準備,
透過各種觀察訪談、數據分析、舉辦研討會等才敢做出「比較有信心」的建議,
那網路上彼此素未謀面的人針對表面的提問,提供表面的回答,又怎能全盤相信呢?

因此,
一個善於回答問題的人,
並不是對方拋出問題時,
就直接下指導棋跟他說「你應該怎麼做」,
因為這樣的回答不管是出自善意或是確實有效,
都不是一個好做法。

應該要做到的是提供給對方架構與認知,
讓對方自己思考在所處的環境與可調配的資源下,
如何運用該架構或認知來發現問題、釐清問題、解決問題,
讓對方自行去省思「想解決這問題的目的是什麼?」、「這問題攸關的利益關係者是誰?」、「該問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這對有些習慣快速得到答案的人來說可能難以接受,
但回頭想想,
那些人要的可能不是答案,而是認同或慰藉而已,
真正解決問題的答案,還是得自己從思辨中產生才是。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就是在講這件事嗎?

分享給你。

#推薦閱讀:

●羅振宇:宰相李沆為什麽不聽建議|文明之旅 1003
 

================

隨時關注我的粉絲團
不定時提供遊戲資訊與心得。
https://www.facebook.com/9i543/

arrow
arrow

    檸檬果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