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滑手機看到一則小故事,
是來自於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與 NVIDIA 創辦人黃仁勳的對話。
簡單說就是徐董覺得黃董身上穿的夾克過時了,
因此趁機推銷自家出品的高科技夾克,
聲稱具有溫度調節、氣候適應等功能。
結果黃董以「衣服都老婆挑的、得穿棉質衣服免得全身發癢」婉拒了對方好意,
(影片連結)
1 分多鐘的影片,卻比很多商業課還精采,
原因在於這就是「#黃金圈理論」的最佳示範。
「黃金圈理論」出自於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
是一位作家與激勵演說家,
他在 TED 大會上分享的演講「偉大的領袖如何激勵行動」,
是 TED 影片中最多觀看數的第 7 名。
裡面就提到激勵人心、打動人心的關鍵不在於去表達你「做什麼」,
而是從「為什麼」出發才能獲得共鳴,
而他舉的例子就是賈伯斯的蘋果電腦。
當所有人都在從 What 出發,
不斷強調自家產品的功能、特性時,
賈伯斯先從 Why 說起:
#Why: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要挑戰現狀,深信明天將會更美好。
#How:基於這樣的價值,我們的產品擁有最美的設計,而且簡單又好用。
#What:這就是我們的蘋果電腦,想買嗎?
回過頭來看影片,
就能發現徐旭東完全是從「What」出發,
不斷強調自家的夾克有多好、有多少功能,
但卻忽略了黃仁勳「為什麼」要穿純棉夾克,
價值觀不在同個頻道,推銷自然失敗,
還成為了黃金圈理論下經典的活教材。
我認為在目前大多數商品早已供過於求、功能都不差下,
消費者買單的越來越多是背後的「Why」,
這就是為什麼:
#品牌故事這麼重要
#公關操作越來越關鍵
#溢價,來自認同感,而不是規格比較表
「黃金圈理論」在我們日常的營運操作上,
不見得能夠真的幫助產品開發出什麼令人感動的功能,
但至少在文案溝通上可以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思考,
寫出更能夠打動人心的文字。
最後,以經典名句收尾:
「真正激勵自己打動人心的關鍵,不是你做什麼,而是你為什麼而做。」
================
隨時關注我的粉絲團,
不定時提供遊戲資訊與心得。
https://www.facebook.com/9i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