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值化之鬼

上週趁連續假期把《數值化之鬼》這本書心得整理完,
整本書如標題所示,
就是建議要屏除一切質疑,
將「數值化」融入在工作內,
而書內提到三個核心重點,分別是:「行動量、比率和變數」

#行動量
這部分作者以「PDCA」貫穿全場,
數值化本身就是PDCA循環,
所謂PDCA分別代表四個階段:計畫(Plan)、執行(Do)、檢查(Check)和改善(Action),
作者提到把時間花在「P」上面是種浪費,
因為「計畫本身需要伴隨著實際行動才有意義」
因此最重要的就是比較計畫中的數字和實際嘗試執行出來的數字,
然後質疑或迅速採取行動以彌補缺陷,
這才是PDCA正確的姿態。

這點其實我也蠻有感觸,
過往可能都會覺得很多事情前期務必規劃清楚、邏輯暢通、細節備案俱全等,
或是不斷質疑做這些事情到底意義在哪,
上述都沒錯,
但商業世界中計畫往往趕不上變化,
不實際跳下去把手弄髒,
光是紙上談兵永遠也撥不開眼前的霧,
因此「MVP」、「A/B 測試」才會如此重要,
再搭配數值化一步步摸索出正確的道路。

#比率
這部分作者主要提出的重點是「要小心比率的陷阱」
例如勝率 80% 和勝率 60% 誰比較強?
多數人聽到這個都以為是前者,
但如果再進一步拆解「比 5 次贏 4 次,勝率 80%;比 100 次贏 60 次,勝率 60% 」,
是不是又有不同的感覺?
這也是前一部分提到的 - 「行動量」的重要性。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所謂的舒適圈,
當同一件事情重複做久了,
自然勝率就高,
勝率越高,就有可能更不願意嘗試新的事物,
因為無法接受失敗的可能,
因為無法接受勝率的下滑,
一個自稱從來沒失敗過的人,要馬他只做過那一次賽中,要馬他就是唬爛。

別被比率(%)限制了自己的行動力。

#變數
這部分的重點在於「分辨出『能夠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
努力改變「能夠改變的事物」,並及早放棄「不能改變的事物」,
很多人在工作上表現不盡人意,
有時候原因就在於三點:
1.不擅長找出變數:透過拆解與不斷問「為什麼」來釐清與找出真正的變數
2.錯把常數當變數:對結果和成果不起作用的都有可能只是常數(至少不是關鍵變數)
3.當變數已是常數:可能過往的「變數」已經變為「常數」,但這些工作又不得不做,這時候就要思考怎麼把這些工作系統化,騰出手來探索新的變數。

 

最後,將日常工作「數值化」是很重要的事情,
當把「數值化」內化成基本功、彼此溝通的語言後,
才能更有餘裕的用其他方式解決問題,
如果忽略「數值化」,直接靠直覺、感覺、囫圇吞棗的資料做溝通甚至是執行依據的話,
不管是對個人或對工作發展都會有很大的限制。

昨天開會才在討論公司各職等該具備什麼樣的職能,
而其中一個無法被忽略的正是「數值化」,
想辦法將自己業務用數值呈現出來會是很重要的自我提升之路。

以上就是我對於《數值化之鬼》這本書的心得感想,
希望對你有些啟發。

================

隨時關注我的粉絲團
不定時提供遊戲資訊與心得。
https://www.facebook.com/9i543/

 

arrow
arrow

    檸檬果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